文章正文

图解tcpip 第5版 pdf(图解tcpip 第5版 pdf彩色)

手机相关 最后更新:2024-04-21 17:40:39

图解TCP/IP

计算机使用模式的演变:20世纪50年代 批处理时代20世纪60年代 分时系统时代20世纪70年代 计算机间通信时代20世纪80年代 计算机网络时代20世纪90年代 互联网普及时代2000年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时代2010年无论何时何地地一切皆TCP/IP的网络时代在计算机网络与信息通信领域,人们经常提及“协议”。简单来说。协议就是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通过网络实现通信时事先达成的一种“约定”。这种“约定”使那些由不同厂商的设备、不同的CPU以及不同的操作系统组成的计算机之间,只要遵循相同的协议就能实现通信。换句话说,协议就是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语言,只有支持相同的协议,计算机之间才能相互通信。计算机通信也会在每一个分组中附加上源主机地址和目标主机地址送给通信线路。这些发送端地址、接收端地址以及分组序号写入的部分称为“报文首部”。TCP/IP协议并非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所制定的某种国际标准,而是由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所建议的、致力于推进器标准化作业的一种协议。OSI参考模型应用层:针对特定应用的协议。以电子邮件为例,用户A在主机A上新建一封电子邮件,指定收件人为B,并输入邮件内容为“早上好”。应用层协议会在所要传递数据的前端附加一个首部(标签)信息,该首部标明了邮件内容为“早上好”和收件人为B。表示层:设备固有数据格式和网络标准数据格式的转换。用户A和用户B使用的邮件客户端一致,便能够顺利收取和阅读邮件,不一致时表示层就发挥作用了:将数据从“某个计算机特定的数据格式”转换为“网络通用的标准数据格式”后再发送出去,接收端也进行相应处理。表示层与表示层之间为了识别编码格式也会附加首部信息,从而将实际传输的数据转交给下一层处理。会话层:通信管理。负责建立和断开通信连接(数据流动的逻辑通路)。管理传输层以下的分层。假定用户A新建了5封电子邮件准备发送给用户B,是建立一次连接一起发送,还是分别建立5次连接各自发送,都是会话层决定的,会话层和表示层一样,也会在数据前段附加首部或标签信息再转发给下一层。而这些首部或标签中记录着数据传送顺序的信息。传输层:管理两个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负责可靠传输(确保数据被可靠传送到目标地址)。用主机A将“早上好”这一数据发送给主机B,期间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导致数据损坏,主机B只收到“早上”,此时也会将这一事实告诉主机A,主机A得知情况会将后面的“好”重发给主机B。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是传输层的一个重要作用。为了确保可靠性,这一层所要传输的数据附加首部以识别这一分层的数据。然而,实际上将数据传输给对端的处理是由网络层来完成的。网络层:地址管理与路由选择。两端主机之间虽然有众多数据链路,但能够将数据从主机A送到主机B也都是网络层的功劳。相当于TCP/IP协议中的IP协议,网络层不能保证数据的可达性,所以需要传输层TCP协议确保可达性,所以TCP/IP协议实现了可靠传输。数据链路层:互连设备之间传送和识别数据帧。网络层负责将整个数据发送给最终目标地址,而数据链路层则只负责发送一个分段内的数据。物理层:以“0”、“1”代表电压的高低、灯光的闪灭。界定连接器和网线的规格。将数据的0、1转换为电压和脉冲光传输给物理的传输介质。计算机之间的网络连接通过电缆相互连接。任何一台计算机连接网络时,必须要使用网卡(网络适配器、NIC、LAN卡),中继器的作用是将电缆传过来的信号调整和放大再传给另一个电缆,可以完成不同媒介之间的连接工作。网桥是数据链路层面上连接两个网络的设备,提供的是传递数据帧的作用,并且还具备自学机制。路由器是在网络层面上(OSI七层模型网络层)连接两个网络、并对分组报文进行转发的设备。网桥是根据物理地址(MAC地址)进行处理,而路由器/3层交换机则是根据IP地址进行处理的。由此,TCP/IP中网络层的地址就成为了IP地址。对于并发访问量非常大的一个企业级Web站点,使用一台服务器不足以满足前端的访问需求,这时通常会架设多台服务器来分担。这些服务器的访问的入口地址通常只有一个,为了能通过同一个URL将前端访问分发到后台多个服务器上,可以将这些服务器的前端加一个负载均衡器。这种负载均衡器就是4-7层交换机的一种。网关是OSI参考模型中负责将从传输层到应用层的数据进行转换和转发的设备。在两个不能进行直接通信的协议之间进行翻译,最终实现两者的通信。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互联网邮件和手机邮件之间的转换服务。防火墙也是一款通过网关通信,针对不用应用提高安全性的产品。美国军方利用分组交换技术组件的ARPANET网络是互联网的鼻祖。而BSD UNIX操作系统实现了TCP/IP协议,随着UNIX系统的普及,TCP/IP协议开始盛行。TCP/IP可以单纯的指这两种协议,然而在很多情况下,它指的是包含HTTP、SMTP、FTP、TCP、UDP、IP、ARP等很多协议的网际协议族。发送数据包的过程,和上节OSI参考模型中介绍的差不多。数据链路层是由网络接口(以太网驱动)来处理的,它会改数据附加上以太网首部,以太网首部中包含接收端的MAC地址、发送端MAC地址以及标志以太网类型的以太网数据的协议。在以太网普及之初,一般多台终端使用同一根同轴电缆的共享介质型连接方式,访问控制一般以半双工通信为前提采用CSMA/CD方式。随着ATM交换技术的进步和CAT5 UTP电缆的普及很快发生了变化,逐渐采用像非共享介质网络那样直接与交换机连接的方式。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关系某人要去一个很远的地方旅行,并计划先后乘坐飞机、火车、公交车到达目的地。旅行社不仅帮他预订好了飞机票和火车票,甚至还为他指定了一个详细的行程表,详细到几点几分需要乘坐飞机或火车都一目了然。机票和火车票只能够在某一限定区间内移动,此处的“区间内”就如同通信网络上的数据链路。这个区间内的出发地点和目的地点就如同某一个数据链路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等首部信息。整个行程表的作用就相当于网络层。DNS:将域名和IP地址相匹配。ARP:以目标IP地址为线索,用来定位下一个应该接受数据分包的网络设备对应的MAC地址。ARP只适用于IPv4,IPv6可以用ICMPv6替代ARP发送邻居探索消息。ICMP:在IP通信中如果某个IP包因为某种原因未能送达目标地址,那么这个具体的原因将由ICMP负责通知。DHCP:使用移动设备时,每移动到一个新地方,都要重新设置IP地址,为了实现自动设置IP地址、统一管理IP地址分配,就产生了DHCP协议。NAT:是用于在本地网络中使用私有地址,在连接互联网时转而使用全局IP地址的技术。IP隧道:IPv4和IPv6之间进行通信的技术就是IP隧道。TCP用于低速可靠传输UDP用于高速不可靠传输端口号就是用来识别同一台计算机中进行通信的不同应用程序,也被称为程序地址。TCP传输利用窗口控制提高速度,无需等到每次应答来进行下一次发送,而是有个窗口进行缓冲,来提高吞吐量。TCP拥塞控制,利用拥塞窗口来调节发送的数据量,拥塞时减小窗口,流畅是增大窗口来控制吞吐量。我们日常网络访问的http用的是tcp ,那还是看一下这个过程吧tcp可以提供全双工的数据流传输服务,全双工说白了,就是同一时间A可以发信息给B , B也可以发消息给A ,俩人同时都可以给对方发消息;半双工就是某个时间段A可以发给B ,但B不能给A ,换个时间段,就反过来了。这个过程理解起来,就像两人在喊话:A:喂,有人吗,我想建立连接B:有哇,你建立吧,等你吆A:好哒,我来啦然后俩人就建立连接了...一定要三次握手么,两次行不行?这么一个场景:A->B: 洞幺洞幺,我是洞拐,收到请回复。B->A: 洞拐洞拐,洞幺收到。请问根据以上对话判断:1、B是否能收到A的信息? (答案是肯定的)2、A是否能收到B的信息? (你猜?)tcp的核心思想是保证数据可靠传输,如果2次,显然不行,但3次就一定行么?未必,可能第三次的时候网络中断了,然后A就认为B收到了,然后一通发消息,其实B没收到,但这是无法完全保证的。无论握手多少次都不能满足传输的绝对可靠,为了效率跟相对可靠而看,3次刚刚好,所以就3次了(正好AB相互确认了一次)。举个栗子:把客户端比作男孩,服务器比作女孩。通过他们的分手来说明“四次挥手”过程:"第一次挥手" :日久见人心,男孩发现女孩变成了自己讨厌的样子,忍无可忍,于是决定分手,随即写了一封信告诉女孩。“第二次挥手” :女孩收到信之后,知道了男孩要和自己分手,怒火中烧,心中暗骂:你算什么东西,当初你可不是这个样子的!于是立马给男孩写了一封回信:分手就分手,给我点时间,我要把你的东西整理好,全部还给你!男孩收到女孩的第一封信之后,明白了女孩知道自己要和她分手。随后等待女孩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好。“第三次挥手” :过了几天,女孩把男孩送的东西都整理好了,于是再次写信给男孩:你的东西我整理好了,快把它们拿走,从此你我恩断义绝!“第四次挥手” :男孩收到女孩第二封信之后,知道了女孩收拾好东西了,可以正式分手了,于是再次写信告诉女孩:我知道了,这就去拿回来!为什么连接的时候是三次握手,关闭的时候却是四次握手?答:因为当Server端收到Client端的SYN连接请求报文后,可以直接发送SYN+ACK报文 。其中ACK报文是用来应答的, SYN报文是用来同步的。但是关闭连接时,当Server端收到FIN报文时,很可能并不会立即关闭SOCKET ,所以只能先回复一个ACK报文 ,告诉Client端 ,"你发的FIN报文我收到了"。只有等到我Server端所有的报文都发送完了,我才能发送FIN报文 ,因此不能一起发送。故需要四步握手。静态路由是指事先设置好路由器和主机中并将路由信息固定的一种方法。缺点是某个路由器发生故障,基本上无法自动绕过发生故障的节点,只有在管理员手工设置以后才能恢复正常。动态路由是管理员先设置好路由协议,其设定过程的复杂程度与具体要设置路由协议的类型有直接关系。在路由器个数较多的网络,采用动态路由显然能够减轻管理员负担。网络发生故障,只要有一个可绕的其他路径,数据包会自动选择这个路径,但路由器需要定期相互交换必要的路由控制信息,会增加一定程度的负荷。根据路由控制范围分为IGP(内部网关协议)和EGP(外部网关协议)路由算法分为距离向量算法和链路状态算法距离向量算法:通过距离与方向确定通往目标网络的路径链路状态算法:链路状态中路由器知道网络的连接状态,并根据链路信息确定通往目标网络的路径。IGP包含RIP、RIP2、OSPFEGP包含EGP、BGPRIP是距离向量型的一种路由协议,广泛应用于LANRIP2是RIP的第二版。新增以下特点:使用多播、支持子网掩码、路由选择域、外部路由标志、身份验证密钥OSPF是一种链路状态型路由协议。在RIP和OSPF中利用IP的网络地址部分进行着路由控制,然而BGP则需要放眼整个互联网进行路由控制。BGP的最终路由控制表有网络地址和下一站的路由器组来表示,不过它会根据所要经过的AS个数进行路由控制。有了AS编号的域,就相当于有了自己一个独立的“国家”。AS的代表可以决定AS内部的网络运营和相关政策。与其他AS相连的时候,可以像一位“外交官”一样签署合约再进行连接。正是有了这些不同地区的AS通过签约的相互连接,才有了今天全球范围内的互联网。转发IP数据包的过程中除了使用路由技术外,还在使用标记交换技术。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MPLS)。MPLS的标记不像MAC地址直接对应到硬件设备。因此,MPLS不需要具备以外网或ATM等数据链路层协议的作用,而只需要关注它与下面一层IP层之间的功能和协议即可。MPLS优点:1.转发速度快2.利用标记生成虚拟路径,并在它的上面实现IP等数据包的通信。
图解TCP/IP

《TCP/IP详解卷1:协议》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TCP/IP详解 卷1:协议》([美国] W·Richard Stevens)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链接:https://pan.baidu.com/s/1cD1DPld0vPtT7cUfY3Y2gg提取码:n64d书名:TCP/IP详解 卷1:协议作者:[美国] W·Richard Stevens译者:范建华豆瓣评分:9.2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年份:2000-4-1页数:423内容简介:《TCP/IP详解卷1:协议》是一本完整而详细的TCP/IP协议指南。描述了属于每一层的各个协议以及它们如何在不同操作系统中运行。作者W.Richard Stevens用Lawrence Berkeley实验室的tcpdump程序来捕获不同操作系统和TCP/IP实现之间传输的不同分组。对tcpdump输出的研究可以帮助理解不同协议如何工作。 《TCP/IP详解卷1:协议》适合作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网络的教材和教师参考书。也适用于研究网络的技术人员。作者简介:W.Richard Stevens,国际知名的UNIX和网络专家,备受赞誉的技术作家。他1951年2月5日出生于赞比亚,后随父母回到美国。中学时就读于弗吉尼亚菲什伯恩军事学校,1973年获得密歇根大学航空和航天工程学士学位。1975年至1982年,他在亚利桑那州图森市的基特峰国家天文台从事计算机编程工作,业余时间喜爱飞行运动,做过兼职飞行教练。这期间他分别在1978年和1982年获得亚利桑那大学系统工程硕士和博士学位。此后他去康涅狄格州纽黑文的健康系统国际公司任主管计算机服务的副总裁。1990年他回到图森,从事专业技术写作和咨询工作。写下了多种经典的传世之作,包括《TCP/IP详解》(三卷)、《UNlX环境高级编程》和《UNI×网络编程》(两卷)。Stevens于1999年9月1日去世,年仅48岁。2000年他被国际权威机构USENIX追授“终身成就奖”。
《TCP/IP详解卷1:协议》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TCP/IP详解卷2:实现》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TCP/IP详解 卷2:实现》(史蒂文斯)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资源链接: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ICEtHmX_3TgCpRkHx667Zw提取码: y2b5书名:TCP/IP详解 卷2:实现作者:史蒂文斯译者:陆雪莹豆瓣评分:9.1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年份:2004-1页数:901内容简介:《TCP/IP详解·卷2:实现》完整而详细地介绍了TCP/IP协议是如何实现的。书中给出了约500个图例,15000行实际操作的C代码,采用举例教学的方法帮助你掌握TCP/IP实现。《TCP/IP详解·卷2:实现》不仅说明了插口API和协议族的关系以及主机实现与路由器实现的差别。还介绍了4.4BSD-Lite版的新的特点。《TCP/IP详解·卷2:实现》适用于希望理解TCP/IP协议如何实现的人,包括编写网络应用程序的程序员以及利用TCP/IP维护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管理员。
《TCP/IP详解卷2:实现》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前端看什么设计类书籍

1、HTML/HTML5基础: 《HTML5秘籍》2、CSS推荐书籍:1、《图灵程序设计丛书:HTML5与CSS3设计模式》2、《Web开发技术丛书:深入理解Bootstrap》3、《高流量网站CSS开发技术》4、《CSS设计彻底研究》 这个一定要5、《Web开发技术丛书:深入理解Bootstrap》6、可以找一些专门讲SASS的书,但是我没找到7、《CSS权威指南(第3版)》3、深入学习JS推荐书籍:1、《单页Web应用:JavaScript从前端到后端 》2、《Web 2.0界面设计模式》3、《响应式Web设计:HTML5和CSS3实战》5、工具学会使用grunt进行JS、CSS、HTML 压缩,特别是模块化js开发时候的压缩会用PS进行切图、保存icon入手sublime、webstorm学会使用chrome调试面板,特别是:console、network、profile、element进阶:4、性能推荐书籍:1、《Web性能权威指南》2、雅虎网站页面性能优化的34条黄金守则5、HTTP及TCP协议族推荐书籍:1、《HTTP权威指南》2、《TCP/IP详解》3、《图解TCP/IP(第5版)》 希望可以帮到您,谢谢!
前端看什么设计类书籍

web前端看哪些书籍好,前端开发书籍大全

1、HTML/HTML5基础: 《HTML5秘籍》2、CSS推荐书籍:1、《图灵程序设计丛书:HTML5与CSS3设计模式》2、《Web开发技术丛书:深入理解Bootstrap》3、《高流量网站CSS开发技术》4、《CSS设计彻底研究》 这个一定要5、《Web开发技术丛书:深入理解Bootstrap》6、可以找一些专门讲SASS的书,但是我没找到7、《CSS权威指南(第3版)》3、深入学习JS推荐书籍:1、《单页Web应用:JavaScript从前端到后端 》2、《Web 2.0界面设计模式》3、《响应式Web设计:HTML5和CSS3实战》5、工具学会使用grunt进行JS、CSS、HTML 压缩,特别是模块化js开发时候的压缩会用PS进行切图、保存icon入手sublime、webstorm学会使用chrome调试面板,特别是:console、network、profile、element进阶:4、性能推荐书籍:1、《Web性能权威指南》2、雅虎网站页面性能优化的34条黄金守则5、HTTP及TCP协议族推荐书籍:1、《HTTP权威指南》2、《TCP/IP详解》3、《图解TCP/IP(第5版)》 请使用手机"扫一扫"x
这里主要介绍一下我在web学习前端开发过程中的一些书和经验。都是一些个人经验,因为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同,大家权当参考吧。 我学习一般以看书为主,然后辅以一些优秀的视频教程,还有网上的文章。也有同学以看视频为主的,我舍友就是这样。如果你是真心想学习web前端、以后想朝着这个方向发展,那么你一定要来这个企鹅裙,前面前面是二9六,中间是5九一,最后面就是二九零,来这里可以这里学习经验,得到专人解答,这样你可以成长的更快!!!我把现在的书籍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偏理论型的,如“权威指南”这些书;一类是偏实践型的,理论相对较少,比较多例子和接近解决方案。在初学阶段,我一般会各挑选一本比较好的,同时也会借很多同类型的书籍,不过主要是用来做参考,但并不会通读。例如我在学习javascript的时候,我基本把图书馆基本能借的javascript书都借了,主要是图灵和博文视点出版的书。例如《JavaScript核心技术》,《精通JavaScript》,《JAVASCRIPT语言精髓与编程实践》,《JavaScript设计模式 》,《JavaScript语言精粹》,《JavaScriptDOM编程艺术》,《ppk谈JavaScript》,《高性能网站建设指南》等,还有其他很多js的书,如果借不到,就直接在图书馆七楼看,例如权威指南;也有一些一般的书,这里没有提到,这些书,我并不是全部都会认真看过,因为初学阶段这样学习效率不高。权威指南我现在还没看完,但是如果要全面深入学习的话,看两本还是不够的。但我喜欢以集中在两本书以内学习作为切入点,这样能使我将精力集中在,并且发现问题。我在上面提到的书,都是比较好的书,适合不同的阶段,例如《JavaScript语言精粹》这本书是属于很精华的读物,入门的时候看可能会比较吃力,当你对JS有一定的驾驭能力的时候,可能就会发现其中的奥妙。我当时花精力看的主要是《精通JavaScript》,《JAVASCRIPT语言精髓与编程实践》,《JavaScript核心技术》也花了不少时间,感觉收获不是很大,可能当时理解不够深刻,权威指南也是后来才看。《JavaScript核心技术》给我的帮助没想象中大,但里面说的知识我是很认真在看,可能不适合入门吧,但很多事情冥冥之中的联系谁又能说得清楚呢,早期花时间在《JavaScript核心技术》上未必就是坏事。《精通JavaScript》是偏实践型一类的书,作者是JQuery之父,书中有很多非常好的例子,还有jS的相关技巧,兼容浏览器的方法等。有很多例子都是作者处理问题的总结,我当时几乎把里面的每个例子都测试了一遍,受益匪浅,当然,书中也有不少瑕疵,不知道是我借的那本书印刷问题还是怎么的,有些代码运行并不兼容,也有些函数方法并不能成功运行。到后半部分的示例也比较繁琐,我只是粗略看了一番。实际到后来我看网上的评论,这本书适合进阶的人看,现在回头看,感觉确实有jQuery源码分析的感觉,而且部分内容并不适合初学者阅读。但是书中的第三部分确实是很有用的。上面说了很多关于个人在学习JS上的一些心得,无非也就是想说明一点,有时候并不能找到一本真正适合初学者的书,或者教程。有些书确实不错,未必就适合你,有时候我们也会走错路,但学习不应就此止步。我接下来会写一些自己读过的书,并且觉得好的书推荐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用:HTML相关:《Web标准实战》比较简单,适合入门《Web标准设计》《深入浅出HTML》CSS相关《CSS设计彻底研究》视频教程很好,书本我并没有详细研究,不好说建议。《CSS网站布局实录》 CSS的书我看得比较少,这本算是看得比较全了,听说第二版不错。CSS的书有很多非常好的,这里就不一一细说了。http://www.blueidea.com/special/webstandards/这个网址有一些相关的介绍。javascript相关:《精通JavaScript》 第三部分非常好《JAVASCRIPT语言精髓与编程实践》 这本书对原型和继承做了非常精辟的解释,网上大部分关于原型的文章都是参考此书的。《悟透javascript》 这本书第一章是介绍原型和继承的,第三章也介绍了跨域的一个解决方法,还有就是作者对程序和人生的理解哲学很有深度。《JavaScript权威指南》 这本书就不用说了《高性能网站建设指南 》 这类书有两本不同版本,都是关于web性能优化的《JavaScript语言精粹》进阶的好书《JavaScript设计模式 》 进阶的好书SEO;《SEO教程:搜索引擎优化入门与进阶》 这本书有些地方我认为说得不大确切,但是总体还不错。 这些书,大部分都是我读过的,觉得很好,所以推荐给大家。当然好书还不仅仅上述这些而已。如果其他同学觉得还有其他的书不错,也欢迎补充。因为要深入地学习,这些书是远远不够的。
《Head First HTML与CSS(第2版)》,入门真的是经典书籍,手把手教学,丰富的案例让你从 0 开始学前端。 《CSS权威指南(第三版)》,这本书作为 CSS 的经典著作,把原理讲得非常的通透,除了 w3c 标准,算最权威的一本了,毕竟权威指南。《CSS揭秘》神书,47 个 css 技巧让你在面对各种 css 问题的时候游刃有余。是 css 书籍中评分最高的了,css 进阶必备。《javascript语言精粹》,这本书可以在入门之前了解一下基本语法,以及在学习之前可以了解下 JS 里面的精粹以及糟粕,虽然这本书很薄很薄,但是值得反复去读的一本书。《JavaScript DOM编程艺术(第2版)》,本书在简洁明快地讲述JavaScript和DOM的基本知识之后,通过几个实例演示了专业水准的网页开发技术,透彻阐述了平稳退化等一批至关重要的 JavaScript编程原则和最佳实践。《JavaScript权威指南》:犀牛书是每个FE都绕不过的一本书,可以先大致通读几遍,也可以把其当作工具书,时时翻阅。《Web性能权威指南》:优化web性能,进阶之书。 《深入浅出Node.js》:针对Node的基本原理做了深入,能让你了解底层的Node实现。
web前端看哪些书籍好,前端开发书籍大全

本文由 在线网速测试 整理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s://m.wangsu123.cn/news/320212.html

热门文章
文章分类


图片新闻

Copyright © 2025 wangsu123.cn 版权所有